本文讨论一些用户可用性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结果的获取,主要通过视觉轨迹、数据统计报告、以及关于网站可用性改进方面的调研。你将会发现,许多可用 性优化的提示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得到了更好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你也能得到一些惊喜,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你对目前网页设计方式发展走向的看法。 1、请忘记“三次点击定律”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说法:如果用户不得不点击三次以上才能找到他想要的内容,那么他会不耐烦并且有挫败感(而离去)。2001年,Jeffrey Zeldman--一个颇有名气的网页设计领域权威,在他的著作《Taking Your Talent to the Web》里提出,“三次点击定律”将帮助你的网站具备更有逻辑的层次和更符合直觉的访问感受。
逻辑上看,说的没错。用户在花了很多时间点击寻找所需内容以后,当然会烦躁。
但是为何要武断的设定“三次点击”的限制?是否有迹象显示,网站访客会在尝试了“三次”点击寻找以后就会忽然放弃?
事实上,大多数访客并不会因为他们点击了某个神秘的次数以后就放弃,点击的次数和他们是否烦躁并没有明显的关联。
一项由Joshua Porter在UIE(User Interface Engineering)网站发表的研究显示,用户经过更多次点击--例如十二次点击以后,并不比三次点击以后离去的趋势更明显。Porter提到,实际上几乎没有人因为点击了超过三次就放弃。
留住用户的重点,不在于降低点击次数到某个神秘的数字以下,而是增加易用性本身。如果你能建立一个易用且带来愉悦的用户界面,但需要15次点击(5倍的“三次点击”)来完成某项工作,那么不要让无聊的三次点击定律限制了你自己。 2,运用F形模式来引导访客的内容浏览
Jakob Nielsen博士--一位可用性研究领域的先锋人士,曾组织超过230个参与者,进行了关于网页阅读习惯的视觉轨迹研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在快 速浏览网页时,视觉轨迹显示出F形的模式。(译者注:所谓F形模式,即从网页最左上看起,看完前面几行的大部分内容,越往下看的越短,形成F形浏览轨迹)
另 一项由搜索引擎营销公司Enquiro and Did-it同视觉轨迹研究公司Eyetools合作开展的研究,采用相似的视觉轨迹研究方法,对50名参与者进行轨迹跟踪,结果证实了在参与者浏览 google搜索结果页面时,也出现F形模式。被称为“google金三角”的形成,正因为用户视觉的第一关注焦点是最左上部分,这个结果同 Nielsen博士研究提出的F形模式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