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的新概念似乎总是层出不穷,然而相对于2005年前后中国一下子冒出来的一大批 web 2.0 网站和最近几年出现的“云计算”,此时此刻的互联网业界似乎有点沉闷。人们开始谈论,互联网下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百姓网 CEO 王建硕,最近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文章《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提出一个五年周期理论,认为每隔五年左右就会有一批人出来创业,就会有一批风险投资周转完毕转而支持新的项目,这样经过这两年的沉闷,2011年必将有新东西爆发。王建硕看好的概念是“移动互联网”。紧接着,著名 IT 博客“对牛乱弹琴”,也谈到2005这个奇迹年,不过他并不怎么看好2011年的爆发,认为现有的 web 2.0 公司仍在寻求能真正赚钱的模式,而不会出现什么全新的概念。
有一个东西可能成为未来几年互联网公司的新主攻方向:推荐引擎。
豆瓣网,土豆网和各种视频分享网站,包括博客的流行,在中国都是从2005年开始的。今天的年轻人中可能任何两个人过去一天内看过的节目和新闻都完全不同,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特有的一套内容,这就是 web 2.0 的力量。对2005年的创新公司来说,最重要的革命性思想可能是2004年《连线》杂志主编 Chris Anderson 提出的所谓“长尾”理论。这个理论说互联网使得过去几件流行商品通吃的局面一去不返了,现在哪怕是最不流行的东西也会有人喜欢,是小众市场的时代。
互联网的大趋势,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趋势,是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过去是全国上下看一个电视剧,而现在中国每年生产一万五千集,其中很多甚至根本没有被播出的机会。1994年,全美国总共有50万种不同的商品出售,而现在仅仅在亚马逊网站上就有超过240万种商品。长尾和 web 2.0,正是选择越来越多带来的现象。 Anderson 提出长尾的三个法则,第一是让所有东西都可以被获得;第二是让这些东西卖的很便宜;第三是帮我找到它。前两点可以说已经做到而且做得很好了,现在的关键是第三点,怎么帮助用户作出选择。这就是推荐引擎的作用了。
更重要的是,推荐引擎技术很难山寨,它不仅仅是一个编程的问题,而必须请统计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合作研究。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它使用了互联网;中国在2005年爆发出来的 web 2.0 公司,最大的不同也许仅仅是一个好主意;而现在则到了需要核心技术的时候。也许那个大学本科退学生,甚至高中生想起来一个好主意,写几个月程序,然后就能拉到风险投资说创业就创业,说上市就上市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