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市面上几十个案例后发现,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都会选择矩阵 IP。比如上面提到的五谷磨房案例,在社群中除了营养师之外,群内还有两位福利官小助理,分工也很明确。主 IP 营养师,负责进群欢迎语以及定期在群里进行专业解答;福利官小助理,主要负责群内产品、活动、福利等信息的推送,还会处理是售前售后问题。
像永璞咖啡,虽然主 IP 是石端正,但社群中也会有铁皮叔叔这个创始人 IP。
总的来说,如果涉及到私域社群运营,一般除主 IP 作为话事人外,还需要有承担不同分工的辅助 IP。单个 IP 需要聚焦好定位,社群环境下 IP 作为群主,一定需要有自己人帮忙打理社群,作为客服的定位,分摊职能。
第二个问题,IP 温度感和规模化的平衡。
这也是对于大企业来说不可回避的问题,用户体量放在这里,动辄成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进入私域后,你不做规模化运营,你的私域会“死”;你做了规模化运营后,人的“温度感”就没了,在用户眼里 IP 成了只会发广告的机器人。怎么办?
如果 IP 的平衡点没有找到,私域前端辛辛苦苦的导了那么多流量过来,最后都变成了资源和效率的浪费。而关于这部分,我们也以刚刚的五谷磨房和永璞咖啡两个案例来延展。
这里最大的矛盾点是:如果是真人出镜, IP 的真实感、温度感会拉满。但是人总归会有变动,也有自己真实的私人生活,除非像创始人级别的 IP 可以和品牌长期稳定绑定,否则当 IP 扮演者离场时,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也会被带走。
不少品牌会为私域渠道设计虚拟 IP,尽管摆脱了人员变动的困扰,但精心设计出来的头像、昵称缺乏真实感,也导致部分品牌、如上文中提到的五谷磨房,选择了 IP 形象升级。升级后,也仅在头像上真人出镜,朋友圈内容上模糊了 IP 的私人生活,替换成了品牌相关动态,这也是当前取舍后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永璞咖啡的做法,或许会比较有参考性。
虽然石端正也是虚拟 IP ,但本身全渠道的联名曝光就自带势能,用户的认知度已经存在,当 IP 出现在私域中时,通过拟人化的文案互动,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感觉距离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