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8月份到阿里巴巴,那个时候的阿里巴巴已经挺有名了,不能说小有名气,应该说挺有名气了,那时候的淘宝也已经挺大了。我记得我去的时候,那一年淘宝是400多亿的GMV,跟现在相比是小不点的数字,但是绝对数来说也不小,而且已经形成了很多粉丝,其中有一个是我太太。前两天他们采访我,我说我去阿里巴巴,因为我老婆是淘宝的粉丝。通常上海人不太愿意离开上海,上海人离开上海肯定有特别的原因,我当时很认真的问,Are you sure,我真的可以到杭州去吗?得到的回答,这玩意儿应该是挺有意思的,应该是一个潮流、一个趋势,包括跟Joe、跟马总一见如故,聊得很顺,所以就去了。
他说we work for now,we invest for tomorrow,we incubate for future,我们为今天工作,为未来投资,最后一句比较特别的,我们为未来孵化一些东西。为未来有一些冒出来的小芽,也许十个二十个芽里面,有一个芽发了,那就大发了,完全变成一个新的未来的主力业务,这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考虑比较多的视角,包括下面那么多的业务,大文娱、云、高德、菜鸟,包括电商,电商里面还分很多种类,B2B、2C,2C里面还分B2C、B2C,B2C还分国内、进出口,还分外国的本地市场,事情是做不完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抓住这个业务的主线,为未来做投资甚至做孵化。第二还是要果断做取舍。
这两年阿里业务比较好的时候,很多问题会被掩盖,看去这个人业绩都不错,但是我说这个到底是这个人造就了这个业务还是这个业务造就了这个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现在考虑比较多的。我想对不同的企业来讲,大家都有各种借鉴,最终我们还是需要找的是因人成事这样的人,因为这个人,Make things different,因为人,这个事情不一样。